王忠教授

2016-03-02 15:20:08 来源:院学工办 点击: 收藏本文

【人物名片】

王忠,男,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, 厦门大学博士后,现为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

 

记者:我们了解到您本科专业是钢铁冶金,那是什么原因让您转向经济管理方面呢?

王忠:我的本科专业是钢铁冶金,本科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市冶金总公司和广钢集团做技术和管理工作。九十年代国企改革,国有企业减员增效,我看到国企经营存在的弊端和钢铁行业发展前途不明,经过反复考虑,最终决定离开并转换专业。

 

记者:其实跨行业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冒险的尝试吧?

王忠:当时是很冒险的,因为我本科在这个专业学习四年,然后又在钢铁企业工作了九年,在这个行业从学习到工作总共十三年,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,把这些都放弃,投入到未知的未来,当时是非常舍不得的,也是很冒险的。从个人性格来看,我更喜欢读书,做教学和研究之类的,所以后来就转到了经济管理专业,来华师做老师。

 

记者:据我们了解,您是这次启航杯的主讲老师,您觉得启航杯这个比赛怎么样,从它的专业性来讲?

王忠:启航杯是学院举办的一个非常不错比赛。通过这个比赛,把同学们所学的知识串起来,而且懂得了如何应用知识,知道以后该怎么进一步的学习,我觉得这个是对同学们有帮助的。但是,仅仅通过一个比赛就想让同学们的科研研究水平提高也不太现实,比赛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引起同学们的研究兴趣,然后大家会更愿意去学习,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。

 

记者:做调研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第一次,也有很多新的概念,那在您看来,怎样的一个调研作品是一个优秀的作品,有没有什么建议?

王忠:学生要想做好一个调研,基本上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讲:首先,选题很重要。您怎么去选题,这个对您以后的研究,还有对您整个人生前途的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,因为您要选一个方向,未来您要投入很多精力时间,那么您选的这个方向要有现实意义,而且是您能完成的;其次,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。我们的同学在调研过程中都会发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,例如专业知识不足、研究方法欠缺等等,这就需要完善、补充相关知识、掌握研究方法,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;第三,调研结果是对这个社会有用处的。启航杯调研比赛的目的是调动同学们参与调研的积极性、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掌握相关研究方法,如果能达到这三点要求的话,调研比赛就达到了目的。

 

记者:刚刚有提到那个选课的问题,让我想到现在出现了一个怪圈,就是很多人都觉得科研选题,所选择的题目越偏门越容易得奖,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?

王忠:选题是要注重与众不同的切入点,但是选题一定要有意义,不是偏、冷就可以的了。同学们在选题的时候,应该选择身边现实的、有意义的小问题,在切入角度、研究方法方面做文章,而不要去做大而不当、过分偏冷的题目,这些即使做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。

 

记者:我们了解到您自己也做了很多的研究,比如家庭迁移,留守儿童的研究,请问是什么让您对这个方面的研究产生兴趣?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影响深刻的事? 

王忠:留守儿童课题是早期我跟社科院的一个同学一起做的,选这个课题是因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,他们的孩子很多留在农村,没有父母在身边,这些孩子在教育和个人成长方面会出现很多的问题。儿童是国家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解决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问题,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快速发展。每一次研究都是一个独特的经历,做研究首先不要有一个预先设定的结论,经过科学客观的研究之后,得到的结论也许跟原先设想的不一样,也是很有意义的。

 

记者:现在我们很多学生想出去实习,为就业提前做准备,那么在您看来,对大学生来说是学习成绩重要,还是社会实践能力重要?

王忠:在做选择的时候,不能说两条路我都兼顾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首先,既然在学校,学习就是第一位的,在校期间同学们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,毕业后有的是时间工作。学习可以不局限于书本上或者课堂上老师教的,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什么知识技能,然后在这个方向上努力;其次,我更加倾向于同学们参加学校或者学院的学生会、社团的活动,搞好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。

(撰稿人:吴思雨 林子琛 审稿人:张晓娜)

王忠_副本.jpg

Baidu
sogou